水无常形
2010-12-10    安恒公司 市场部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tcpdump.anheng.com/news/article.php?articleid=1444
水无常形
核心提示:污水处理厂不停地在盖、在启用,但淮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占工业与生活排放总量的75%以上,这是为什么?

有些事确实挺逗,从这头说过去是这幅摸样,而从那头说过来又是另一番模样。恍然,好像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记得一个多月前,正好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和淮河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召开,那段时间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关于多年来淮河流域已解决2089万人的饮水困难或安全问题。

而这两天国家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公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眼睛尖的人被吸引到另一个数字上:淮河流域约950万城镇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当然,你可以说这不矛盾,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的35个地市、222个县(县级市、区),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按下葫芦起来瓢,解决这些人难以兼顾另外一些人是正常的事。

但你不觉得奇怪吗?2005年的时候有个数字,说的是淮河流域63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有12个未能达到功能要求,100万人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裴晓菲2007年文章数据)。

而根据水利部淮委总工程师顾洪在正好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介绍的情况,2000年以来,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至2009年全流域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53座,形成处理能力约965万吨每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七成以上。

可以推想,2005至2009年正是污水处理加速的这段时间,但结果却是饮水安全受威胁的人群暴涨?

上述规划编制大纲中写道:“截至2007年底,淮河流域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74个,服务人口约3600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不到位,15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未获批复。22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来水水质劣于III类,7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存在超标现象,约950万城镇人口存在饮水水质安全隐患。”

当然,也不排除这么一种可能性,那就是2005年的数据有玄机,比如为了怕真测准了 吓着大家,当时用“囿于条件限制,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特定污染指标未监测”之类的说辞掩盖,说少点,然后慢慢治理,逐渐把真实的数字放回去。如果是这样,那结果就是让淮委的同志受委屈了。

反正现在“稳定”能作为许多事的理由,也不差修改数字这一条。但是,水的问题太重要了,敷衍、掩饰或搪塞都可能最后大大地影响几年后规划的实施效果。

眼下为指导《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环保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以及农业部联合编制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巢湖和滇池等8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又有数以百亿元计逐渐从规划流向实际。任何程度的流于形式,都不止将带来资金上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时间上的损失。而后者意味着水质的不安全施加于人身上的负面影响的累积。

尤其要看到,“十二五”期间,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城镇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污染问题将更加尖锐。

淮河流域又是我国小麦、玉米和稻谷的优势产区,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也专门涉及这一区域。如果水质不优化,粮食又有增产目标,叠加的影响可想而知(过去我就在某粮食高产省看到土壤与水质造成的粮食重金属超标恶化的趋势)。

因此,需要监管者更认真地看过去几年实际执行中的经验。

比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共安排了655个项目,计划投资306.65亿元。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项目完成率分别为71.8%、71.1%、58.2%及89.5%。看起来江苏的项目完成情况差。

但从2008年淮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削减情况看,江苏已超额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山东、河南和安徽分别完成了68.2%、57.2%和41.4%。江苏反而是较好的。这是为什么?

如上所言,淮河流域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74个,服务人口约3600万人。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不到位,15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未获批复,22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来水水质劣于III类,7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存在超标现象,这又是为什么?

污水处理厂不停地在盖、在启用,但淮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占工业与生活排放总量的75%以上,这是为什么?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问为什么,显然是有助于进展的。君不见,今年郑重其事地提出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纳入总量控制,预计将会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这八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据说背后的数字依据是2010年年初公布的《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八个行业氨氮排放量合计占工业废水厂区排放口氨氮排放量的85.9%。

其实就淮河流域来说,几年前裴晓菲谈淮河流域治理时援引的数字就很清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COD排放量占全部重点工业企业的80.5%,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两行业氨氮排放量占全部重点工业企业的84.6%,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说到底,问题解决之前,永远会杵在那里,不可能自动消失。

责任编辑: 市场部